框架:選用白松,主要是因為白松具有良好的韌性和可塑性,以產自長白山的白松為最佳 底面板:生長在河南蘭考縣黃河故道沙地的特一級沙桐木,是古箏最佳底面板木材, 泡桐質地較松軟,紋理順直、寬度均勻、硬度適中,易于振動。
側板:紫檀、紅木、楠木、色木、椴木、黑檀、闊葉黃檀、花梨木等
1、蒸煮 這個環節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還有很多的較大樂器生產商沒有采取這道工序,一些小廠就更不要說了。為什么要蒸煮呢?我們經常發現一些低檔次的木制品有蛀蟲出現,就是因為木材干燥程度雖然達到了,但它體內的一些油脂以及其他的物質還是存在的。只有經過高溫蒸煮油脂才會被透析出來,同時一些蛀蟲都會被殺死,以后的使用中就不會再出現蛀蟲現象了。木質樂器以及其他木制品在出口報關時,海關對這方面的要求就是極其嚴格的,檢驗證書、蒸煮的程序都要有詳細的書面證明。
2、晾干 將蒸煮過的木材經過一段時間的自然晾干。(大概需要1到2年的周期)
3、抽濕、烘干 就是制作前的最后一道木材處理。尤其是每年的5—7月份,空氣中的濕度相對來講較大,經過抽濕及烘干,就可以保證木材的充分干燥。
一般一臺古箏是由一塊面板、一塊底板、兩塊側板、一塊箏頭板、一塊箏尾板、一塊弦釘板、三塊音梁板組合而成的。
1、琴框是兩塊白松側板,一塊弦釘板(東北絕木),三塊長方形音梁板(蘭考泡桐),一塊箏尾板(白松),一塊箏頭板(白松)通過榫槽膠接而成。師傅需用刨刀將框架正面刨到與面板弧度吻合(可用模具檢驗);弦釘板,箏頭板,1號音梁三個在同一平面需要有弧度(弦釘板不能比其他的高)??蚣艹善啡缤说墓趋澜Y構,完美的框架對古箏保養,音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面板:是古箏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它的好壞直接關系古箏音質的好壞。從目前的認知而言,選用新桐木,以木紋順直、均勻、棕眼大的泡桐(又稱沙桐)為佳。樹齡越長,年輪間距就越大,年輪越寬,質地就越松;將壓好的木坯半成品用30公分木工刨粗刨直到箏首箏尾與模具弧度吻合;再用20公分木工刨細刨使面板有弧度光滑無缺牙齒。
古箏制作標準
箱體:長163cm、高8—9cm;面板:9—13;面板:分為整板和拼板。
底板:厚度10mm;側板:內側高:6cm,外側高:7cm;弦軸板:厚度3.5cm
雁柱(琴碼):高度分別為5、5.3、5.6、6cm分別使用色木、紅木、黑檀等。
弦長:高音:105cm,低音:132cm;弦距:1.45---1.5cm
古箏重量:10kg左右,材料越高檔古箏就偏重。
古箏整體呈弧形,各個部位都要圍繞這一特點來制作,尤其是箏面,在制作的時候要經過各道程序如火烤等。另外,箏體的外圍材料也要加工成與箏面相吻合的弧度,在與箏面黏結后,弧度越大,木材開裂概率也會加大,尤其在我國北方城市,有時候會碰到開裂的情況。我們將做好的箏坯存放一段時間以觀察它的變化并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開裂的問題??偠灾?,只有經過長時間的存放,嚴格的挑選,細致的處理,才能使古箏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
古箏與古琴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相同點就是表面處理的光滑度,不同點是古琴的油漆制作與它的音色是息息相關的,而古箏油漆基本上就是外觀,它與箏的音色是沒有什么牽連的。不過這個環節作為制造商而言,還是特別重要的。古箏是一種樂器,更是一種藝術品。她具有演奏的功能,同時又具有欣賞收藏的價值,油漆這道工序也是馬虎不得的。要想真正地把古箏視為一種藝術品,首先是企業的理念要到位,其次就是管理要跟進。只有這樣,才能夠生產出好的樂器。
高檔箏的木坯在完成上述所講的各道制作工序后,是不可以立即進行油漆的,必須存放一段時間,第一是為了干燥,第二是為了觀察是否開裂。每臺箏坯入庫,我們都會標上日期,再結合各種不同的木材,注明不同的存放周期。最長的存放周期可達一年之久。根據每種配件的規格及弧度,用經過內部嚴格檢驗的樣板進行下料、刨光。
(1)弦軸(弦釘)松緊度必須適當,松了絕對不行,太緊了也不合適。
(2)琴弦與琴碼(雁柱)對音質的發揮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琴弦的質地偏柔或者偏硬、發出噪音或容易斷弦、脫絲等,都與弦本身的質量有關的。這些不良現象與琴碼也有關系,尤其是弦槽的深淺度、圓滑度也是至關重要的。
(3)琴碼的穩定性,如我們經常碰到的琴碼打滑現象。與廠家制作工藝和彈奏者本身的演奏技巧也有著一定的關聯。
在調試的過程中,主要是區分音色。經過調試區分,就有利于滿足不同地區古箏愛好者的不同需求。
同時,還會發現相關的細節問題。如是否發出噪音、弦的質量優劣、箏碼的穩定性等等,從而將這些表面看不到的問題及時予以處理。
揚州市昆玉琴箏有限公司坐落于揚州市邗江區甘泉鎮琴箏文化產業園內,主要從事古箏古琴的生產,研發與銷售,18年的風雨兼程昆玉傳承了樂器制作的匠心精神。 本廠定位中高端,追求外在的華麗且不失本質的音色,昆玉寓意取自李賀·《李憑箜篌引》:“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中,昆玉二字用以寄托本廠做出來的琴如同碎玉之聲般的清脆,如鳳凰鳴叫般的明